时间:2023-04-20 11:05:23 | 浏览:243
近年来,青少年个案咨询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因为行为、心理、学习等问题备受困扰,家长因此前来求助。
其实无论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情况,只要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这时内心都是非常焦灼的,也感觉到非常的无力和无助,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孩子,怎样对待孩子现在的状态。
有的父母想了各种办法,甚至把孩子送到非专业机构,或者擅自用药物治疗,这些或许会短暂起效,但是,也都有可能给孩子和整个家庭带来毁灭式的灾难。
那么,在我们看出孩子出现了问题时,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开始这个部分之前。
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无一例外,都不仅仅是孩子自己本身的问题。
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孩子自己的个人原因导致的,认为就是孩子不听话,孩子不懂事,孩子不知道上进。认为是孩子懒惰或者胆小退缩。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孩子是这个家庭的产物,是家庭的一部分,成长在这个家庭里,是在父母以及更多亲人的共同影响和熏染下,一点一点成长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
案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杨老师,孩子交给你了,费用也交给助理了,我们就拜托您了,我们就希望孩子能高高兴兴健健康康的回去上学。
我会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只是让孩子自己做咨询,你们不介入咨询,那这个咨询我做不了,孩子也不会达到你们期待的效果,因为没有父母参与的咨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不然你们带上孩子,拿着咨询费,再问问其他咨询师或者其他机构吧。”
青少年心理咨询是有一个步骤和过程的,当孩子出现心理或者行为问题时,做咨询是十分有必要的,当然,家长也要同时做咨询。首次咨询必须面谈,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达到效果,一般孩子花费一个半小时,家长同样也是一个半小时。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感受到了被支持,是因为,在家里,孩子一直处于被指责,被怪罪,被要求的位置上,孩子已经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罪人了,或许之前这样对待孩子,孩子还会有所愧疚有所羞耻,有所不好意思,但是,时间长了,任何一个人都承受不住,这样的被对待。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你们都说是因为我,那好,我反正也是不好的,我也不想好了,我就破罐破摔,满足了你们对我的定义和认了你们给我的罪。于是,孩子们在那个时刻,其实是有些负气和不得不、不能不让自己滑向更远的深处的,那种无力感和无助感,愤怒中的父母或许根本体会不到。
家长这个时候,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支持和理解对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而是继续指责孩子,孩子的无力感会更加增加,于是,孩子或许逐将会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绝望,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因此,当走进我的咨询室之前,家长对孩子说,我们和你一起做咨询,我们做一个半小时,你也做一个半小时。这本身就会有一个不一样在发生。
这个设置在说话,它在说,孩子,我知道你很不容易,这不全是你的错,爸爸妈妈也有我们需要努力和学习的地方,你看,我们也在做努力。
你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孩子内心发生变化,“啊,原来自己还不是那么糟糕,还有一部分原因不是自己造成的,或许自己其实还是有一些用处,有一些价值,不是那么不堪的。” 同时,他看到父母也在努力,会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反思、支持和父母在他心目当中一个重新的印象和感觉。
爸爸妈妈不再是只会挑剔和指责自己的人,不再是只会定义自己的人,而是,也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有所调整,也在做努力的人。
同时,这样一个反差,会让孩子觉得,一直认为自己正确的父母,可以因为我,而放下权威和面子,来咨询室做咨询。孩子会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也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与支持。
因此,这个设置非常重要!心理咨询中,咨询设置是重要的保障,同时,这个设置也在随时随地发出自己声音。
遵循专业的设置,还没有开始咨询,其实,在孩子和父母内心里的有一些部分,或许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样,需要在这个设置中,认识到,孩子的问题,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系统的问题,让孩子一个人承担这所有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高的期待和要求,孩子已经承担了很久,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同时,需要面对一个事实是,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父母是完美的,父母的学习和持续的成长是必须必要的。把学习和成长的任务放在一个孩子身上,自己坐在高高的评判和指责的位置上,说教孩子,这是父母的逃避和不承担。
我们必须要父母、孩子、咨询师、遵守咨询设置,大家一起努力,才会对孩子的现状有所帮助和调整。
同时,在父母做咨询时,夫妻之间要讨论和看见的模式,父子母子之间要看见自己的互动模式,家庭要看见自己的模式,这些都有可能是造成孩子现在问题的原因和背景因乐。
改变是可能发生的,同时,改变不会在除你之外的地方发生。
作为父母,你是孩子的缔造者,也是孩子成长的参与者,更是孩子最重要的爱与支持的来源,在咨询室中,在咨询设置的框架下,在咨询师的专业咨询下,你必须是这个当中的人,参与努力,你的孩子,你的配偶,你的家庭,你的未来,才有可能发生你想要的成果。
徐超平。红网时刻1月14日讯(通讯员 姜旭彬)数十年来,人们至今已彻底告别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快节奏的生活让老百姓不愁吃穿温饱之余,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质量的追求。而“心理咨询”也逐渐映入了人们的视野内。“有病才去找心理咨询。”“去做心理咨
心理咨询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神秘又令人害怕的,尤其是当你不知该期待什么的时候。神秘于,我们即将向心理咨询师说出的或许本来就是个秘密,从没有对谁说起过;害怕于,心理医生这个词,让人觉得抗拒。去看心理医生就意味着自己被归为生病或者有问题的那
有的时候,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突然感觉心情不好,想找个人聊一聊,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树洞”去倾诉自己的心事,宣泄自己的情绪。就这样压抑着,烦闷着,心情越来越糟糕,生活越来越无趣。 其实,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管
心理 心理学 心理咨询 抑郁症 狂躁症 焦虑症 恐惧症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一、助人自助原则: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自己解决问题,而非代替来访者解决问题。二、保密原则: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保密。其中包括来访者到中心接受帮助的事实也保密。但出现
天才少年熟知心理学理论,甚至能反过来分析咨询师的心理,激怒咨询师,却处理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你排斥心理咨询吗?如果遇到心理困惑,你会主动向咨询师寻求帮助吗?今天我们来重温一部心理学电影佳作《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说到心理咨询,就联想到心理不正常吗?在美国,接受心理咨询是信心和财富的象征,我们经常从各种电影和美国戏剧中感受到这一点。也许这篇文章可以让你改变。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诺斯拉特·佩塞什基安,指出:那些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人,而
#益阳市妇幼保健院##益阳头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业压力的增大,家长的忙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孩子们普遍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已经出现了厌学,抗拒回到学校。还有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意与人交流,有的孩子学习拖拉,注
近年来,青少年个案咨询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因为行为、心理、学习等问题备受困扰,家长因此前来求助。 其实无论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情况,只要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这时内心都是非常焦灼的,也感觉到非常的无力和无助,不知道该怎样对
一去上学就各种不适,面对孩子的“作”,家长是不是觉得心累,又无可奈何,但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任性情绪,有时候孩子不想上学,真的是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最近在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接受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中70%左右基本都存在厌学现象,并出现了一系列心
当下社会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越发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学习探索自我,舒缓内心压力及情绪,在西方拥有着悠久历史与广泛认知的“心理咨询”服务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日前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
我常常发现一些小伙伴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误解以及想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咨询的知识。所以想通过今天的文章来对8种常见的误解做出说明、介绍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心理咨询以及对心理咨询适用、有效的人群有哪些。心理咨询中常见的8种误解1. 只有心理有病的人
一、 心理咨询咨询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向来访者提供帮助,其实质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心理咨询是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咨询人员与来访者的交谈、协商与指导,帮助来访者解除心理问题,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活动过程。从心咨询的定义可知:(1)
心理咨询不是洗脑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洗脑是不一样的,洗脑是用外部的压力将特殊的思想强行灌输给来访者,但是心理咨询是以接纳的方式,接纳来访者的观点,在来访者输出的观点帮助来访者察觉自己,认识自己,用开悟的方式认识到自身问题根源所在,并启发来访者寻
【如何区别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健康提示心理治疗在形式、理论基础和关系性质方面与心理咨询类似,但其服务的对象、实施的地点以及对实施者的资质要求是不一样的。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有些人不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一个常见原因是,人们认为心理咨询看起来和找朋友聊天差不多——除了听你吐苦水的朋友并不需要你付钱。但事实上,向咨询师寻求专业帮助和与情谊深厚的朋友倾心交谈,是非常不同的体验。“和朋友倾心交谈可以一扫心中积郁